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生活科普1年前 (2023)发布 爱搜
3 0 0
广告也精彩

“嘣”一声沉闷爆炸声过后,一个十一、二岁的男孩倒在地上,右手被炸得血肉模糊,除了拇指和食指,其余的三根指头被全部炸掉。一块玩耍的妹妹,脸上也被弹片划破,留下长长的一道疤痕。出事的男孩叫王武众,那天,他在赵州县城鬼子杀的万人坑遗址玩耍,捡到一个锈迹斑斑的手雷,这是当年小日本的物件。武众看它的模样像个小甜瓜,就拿回家玩耍,不知碰到什么地方就爆炸了。这是发生在六十多年前的事情。有人说,武众靠“二指禅”造就了他的传奇人生。

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武众自小长得好看,眉清目秀,白白净净,而且伶牙俐齿,能说会道,谁见了都待见他,就因为五根指头失了三根,背地里被人戏称“王二指”。武众的故事应该从他伯父王文建那儿讲起。王文建从部队转业留到兰州工作,他有三个女儿,媳妇顾了这个顾不上那个。无奈之下,伯父就想在胞弟的孩子们中选个男孩,一来帮着照看女儿们,二来百年之后好为自己养老送终。打定主意,他回了一趟赵州老家,一眼看上了聪明伶俐的侄儿王武众。

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伯父有个好友,此人有一手刻字绝活,能在钢笔杆上刻简笔画,刻出凤凰牡丹、十二生肖、花鸟鱼虫等图案之后,再涂抹上五颜六色的颜料,那图画立马鲜活生动起来。朋友见武众的伤手并不影响握刀刻字,便有意将祖传的手艺传教于他:“孩子,我看你聪明伶俐,有意把刻字的手艺传给你,只要肯下功夫学就行。

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掌握了一门手艺将来也好闯荡江湖、养家糊口。” 武众何等聪明,连磕头带敬茶算是拜了师。师傅教他先学刻大字,逐步往小里刻。起初,他在竹筒上练习刻写,刻出的文字如黄豆大小、渐渐又小如芝麻、再如米粒。几经寒暑,师徒俩的作品放到一起,竟也伯仲难分。

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1957年,伯父因有参加过国民党的历史背景,被“下放”回老家,武众一并遣返。武众不精通生产队里的农活,加上家里人口又多,年年都是队里的超支大户。窘迫的日子,逼得他一门心思地想着赚钱养家。

当时的形势,不允许干小买卖,武众就偷着在城里或乡下的学校门口刻字,学生拿来钢笔,二分钱刻一个字。

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改革开放后,做生意再不用躲躲闪闪了,人到中年的武众光明正大地在走上赵州桥景区为游客刻字。他那时不过四十来岁,风华正茂,油光光的大背头,大眼睛亮而有神,两道乌黑的眉毛像两条小刷子。时时关注着往来游客插笔的口袋,只一眼,便能准确地判断出是不是自己的顾客,如果在加上一番巧舌如簧的鼓动,想做谁的生意就没个跑儿!

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他把赵州桥上的图案再现到刻刀下,蛟龙奇兽或盘或踞,或飞或腾,跌宕多姿,引人入胜。当年,看老王刻字竟成为桥头一景,后来不知谁给他起了个绰号“鬼刀王二指”。一传十十传百,天南海北的游客来了,指名道姓找“鬼刀王二指”往钢笔上刻字留念,老王一边刻字,一边笑呵呵地介绍赵州桥的历史,有趣的是,他还把赵州桥简介编成朗朗上口的韵文。

一代名将被大炮炸伤 河北奇人被鬼子遗留的手雷炸残

若有人打问刻字的价钱,他便答:“上刻赵州桥一座,垂柳双燕比翼飞。赵州桥留念加日期,一共收你三毛一。”春游的学生来了,是他最兴奋的时候,孩子们排着队递上钢笔请他刻字,他童叟无欺,并不多要,两三毛钱,就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与虚荣.彼时的老王心情也舒畅,挣了钱喜欢喝两盅,饭点一到,便踅摸着吃喝:“天已晚,该用饭,桥头饭馆转一转,吃烙饼,煎鸡蛋,炖肉杂拌过卤的面,看起来有钱真方便。”

伯父落实政策后,老王又从赵州重返兰州。晚年的老王戴个礼帽,穿着很是得体,在五泉山索道口开了个门脸,专做刻字生意。材料也由钢笔变成了水晶或石头,既刻名人佳句,也刻顾客原创诗词,算是与时俱进吧。

,

© 版权声明
广告也精彩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